刚刚过去的七八月之交,美国一些人再度用一系列令人费解的操作,为“出尔反尔”加上新注脚。
7月31日,第十二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在上海结束。短短30小时之后,风云突变,波澜横生。
先有威胁“加征关税”的故技重施,继而有几天后宣布中国为“汇率操纵国”的无理之举。不久前作势要放下的关税大棒,再度举起;25年来未曾对华使用的汇率“武器”,重新“出仓”。
又一轮嘈嘈切切的“变脸大戏”,又一番气势汹汹的杂乱鼓点。面对将经贸摩擦不断升级的极限施压,中国的回答,依旧坚定有力——
中美经贸磋商,中国的原则与立场始终如一,努力和诚心始终如一,对平等和尊重的要求始终如一;任何极限施压,“压”出的不是惊惶与屈服,而是百折不挠的骨气、无可畏惧的底气、尽锐出击的志气。
中国是有厚重历史、璀璨文明的国度。观察和认识中国,历史和现实都要看,物质和精神也都要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尤其要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中华民族是有创新胆识、进取精神的民族,不但能在苦难挫折中求索、在风雨飘摇中前进,更能在时代召唤下挺身、为复兴梦想而奋斗。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尤其要树立顽强拼搏、刻苦攻关的志气。
只有重温中国发展背后的骨气、底气与志气,才能明白什么叫做“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只要坚定中华民族固有的骨气、底气与志气,正视困难、沉着应对、精准施策,就一定能在这场意志较量中保持战略定力,赢得正义与公理的最终胜利。
1.以中国骨气书写奇迹
“对3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8月1日,从大洋彼岸传来的这个讯息,再次让世界见识了单边主义和贸易霸凌的无底线。近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正式宣布了这一决定。
全球主要资本市场产生剧烈反应、外媒忧心“世界经济将成为牺牲品”、专家评价“贸易霸凌贻害全球”,但中国民众在屡屡经历美国的反复无常之后,反而进入了一种见惯风浪的舆论平静中。
有惊讶但没有惊惶,有愤怒但没有懊丧。8月初的中国互联网上,各类媒体都在为建军92周年致敬人民解放军,上亿人传递着“五星红旗有14亿护旗手”话题,庆祝共和国70华诞的讨论不断升温。美国的霸凌,反而让更多中国人感受到了“70年”的历史质感,“强起来”的历史语境,“中国骨气”和“中国精神”的历史分量。
70年,共和国见识过各种各样的国际风浪。
新政权诞生,被西方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外交遏制,建交国掰手指就能数得过来,甚至,试图与中国建交的国家都要受到美国经济制裁;新中国重回联合国,经历了20年漫漫长路,直到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时,还有国家试图以“双代表”提案做最后一搏。但70年后的今天,掰手指就能数得过来的,变成了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一半以上以中国为最大贸易伙伴。风云过眼、布帆无恙,中国已成为世界新兴力量的代表者,全球经济发展的风向标。
70年,共和国跨越过无数从0到1的发展绝境。
回顾1950年的世界经济数据:人均发电量,美国相当于1000个中国;人均钢产量,美国相当于200个中国。耄耋之年的中国人口学奠基人邬沧萍教授曾对光明日报记者感叹,“建国初期我到美国去访问,才知道什么叫GDP,才知道中国叫怎么一个穷!”
回看改革开放之初的历史照片:着斗笠、穿胶鞋、挑担子的人们遍布深圳大街小巷;一条宽7米的商业街出现在上海浦东,成了新鲜事。不过短短数十载,试看今日之深圳如何,今日之浦东如何,今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0%的中国,又如何?
一个民族从匍匐到站立,从站立到奔跑,不断有各种质疑、挑衅、唱衰从耳边呼啸而过:
新中国在礼炮中诞生,有人冷笑:中国政府解决不了人民的吃饭问题。经过四十余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有人预言:社会主义即将寿终正寝。改革开放数十年,中国经济稳定增长,有人发问:中国模式还能持续吗?
这些问题,最终都化为历史一哂。当然,它们也成为一种特殊背景音,反衬出中国人开山拓路,砥砺前行的脚步声——
中国的石油工人们曾靠手提肩扛在荒原上竖起钻机,中国的“两弹一星”元勋们曾头顶包装箱当护具研发卫星天线,中国民众在汶川地震后因争相献血而造成交通拥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记录了中华儿女的慷慨壮歌,挺起了中国脊梁,彰显了中国骨气。
靠这种骨气,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1/4的人口;靠这种骨气,中国从零开始构建了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靠这种骨气,中国在短短几十年中完成了7亿多人摆脱贫困的宏伟工程;靠这种骨气,中国正在创造近14亿人口共同迈入现代化的奇迹,而这,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
也是靠这种骨气,中国抵制了后发国家不得不“接受”的种种西方游戏规则,团结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始终高擎和平与发展的旗帜;靠这种骨气,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等超越种族、民族、地域的全球观,在理念和制度层面推动着全球治理的革故与鼎新,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重塑着国际关系的框架与细节。
玉垒浮云变古今。
中国人,曾在战争的废墟上升起五星红旗,曾无数次在孤立无援中求索复苏之路,曾成功地将数百年现代化历史浓缩为一代人的人生,风浪已经不足以让其惊慌。21世纪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单边主义逆流,也许只是在反复锤炼这样的信念——
登高望远,百折向前。
2.以中国底气直面考验
千磨万击还坚劲。正是一次次经风历雨的跋涉,一场场浴火重生的奋争,蓄积起一个发展中大国的雄厚实力,成就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坚实底气。
8月初,在美国一些人又一次翻新手段对华施压之际,一组最新公布的数字耐人寻味——今年前7个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2%。其中的“一降数增”之势,对比鲜明:与美国进出口下降8.1%;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0.2%、与欧盟进出口增长10.8%、与东盟进出口增长11.3%。
活力充沛的大国外贸,难免有“失之东隅”之时,但定能以“收之桑榆”对冲风险,维持稳定。
与之呼应,中国上半年吸收使用外资也保持稳定增势。用商务部相关负责人的话说,中国的外贸外资情况,“过去稳,现在稳,接下来还会稳”。
外资外贸的稳定向好,折射着中国经济总体形势的稳中有进。201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以6.3%的增速继续领跑全球主要经济体;速度背后,是就业总体平稳、物价基本稳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高质量发展指向。
“全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形势下,中国经济增长仍保持韧性。”世界银行5月期《中国经济简报》如是判断。
正是在应对美国挑衅不断升级的持续历练中,中国经济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足够的潜力、充分的回旋余地。事实已经证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中国抗衡霸权的综合优势没有变也不会变,中国突破围堵的十足底气没有变也不会变。
这种底气,来自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所塑造的国力国运。
依靠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中国用40年时间讲述了发展这个“硬道理”,实现了富国强民这一大夙愿。从深陷被“开除球籍”的忧患,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全球最丰富的产业链条和巨大的内需市场;从积贫积弱、白纸一张,到实现举世瞩目的长期高速经济增长、巨大生活水平增幅、显著减贫成就,中国取得了“史诗般的进步”,书写了“最不寻常的故事”。在研究中国经济三十多年的英国学者罗思义看来,这段宏伟历程具有世界史意义,“不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提高人类整体生活水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种底气,来自发展追求高质量、产业迈向中高端的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方式转变。
改革开放再出发,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探索、主动求解的一道时代考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依靠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信念与勇气,凭借极大丰富发展了的改革认识论和方法论,全面深化改革的图景迅速铺展。看举措,从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到打破利益固化藩篱,从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到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看亮点,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探路破冰再启征程,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新片区,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12个自贸试验区组成的“雁阵”领航中国加速前行,“一带一路”、京津冀、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战略引领区域协调发展,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提升至14位,创新驱动战略动力澎湃……一个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发展更有质量、治理更有水平、人民更有获得感的中国,向着复兴梦想稳步前行。
这种底气,来自“世界之中国”越开越大的开放大门、合作共赢的发展承诺。
短短6年间,中国倡议并力行的“一带一路”建设,便赢得了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用合作文件投下的“信任票”,成为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广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打造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国际机构,开展国际进口博览会等主场外交活动,接连降低外资准入门槛……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越是泛滥,中国越是积极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和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全面履行开放承诺,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强壮自己,也赋能世界。
在这些“中国送给世界的礼物”“解决全球问题的金钥匙”背后,是被写进联合国决议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不懈努力,是实现全人类共同发展的中国方案。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种种努力与累累成绩,让中国人民深切懂得:中国的过去与今天,靠的是党的领导引航定向,靠的是万众一心伟力磅礴,靠的是理论、道路、制度、文化多维度汇聚而成的大国自信。由此,面对任何风高浪险,我们不惑、不惧、不乱,只会让发展更加稳步向前。
道义情理与发展大势,让世界各国清晰看到:愿与普天下友人“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的中国,从来奉公平正义为圭臬,一向以合作共赢为标尺。中国积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也诚邀各国伙伴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
就在美国无端指责中国为“汇率操纵国”四天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中国年度第四条款磋商报告,重申人民币汇率水平与经济基本面基本相符。报告表明,美国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不合法、不合规、不合理。
公道自在人心。就连美国前代理助理国务卿董云裳也认为,美国当前的对华政策正在“走向错误的方向”。她指出:针对中国人这样“拥有悠久历史的骄傲民族”进行指责、挑衅和威胁,产生的恶果可想而知,只会拙劣地树立起一个“积极寻求妨碍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取得进步”的“光辉榜样”。
历史,已经在形成清醒的判断。世界,必然会做出公正的选择。
3.以中国志气赢得未来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攻坚克难的民族壮志,百折不挠、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贯穿了中国文明演进的沧桑历史与和平发展的生动现实,更连接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壮阔未来。
“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就应该有雄心壮志。”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拓荒求索的改革开放,阔步逐梦的复兴之路,星辰大海的人类理想……中华民族的志气和精神,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坚定前行。
一年多来备受世界瞩目的中美经贸摩擦,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又一道必过之坎。中国人民在挑战中共担风雨、同心协力,在斗争中擦亮眼睛、振作信心,把国家发展的前景看得更为真切,将自强自立的脊梁挺得更加笔直。
这是一场超越当下、关乎未来的斗争。大国相处之道、全球治理之道,在中美两个大国打打谈谈、谈谈打打中愈发明晰。美方一些人无事生非、极限施压,让包括美国盟友在内的国际社会逐渐看清:中国的从容坚定、理性反制,不仅是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需要,更事关捍卫公平公正的国际经贸规则和全球治理秩序。
针对美方一些人又一次出尔反尔,澳大利亚贸易部长西蒙·伯明翰日前在接受英国“天空新闻”采访时表示,美国对华加征的关税“对全球经济、澳大利亚以及中美都没好处”,澳大利亚“不欢迎(美国)单方面加征关税的行动”,若美方落实针对30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的决定,“将可能违反世贸组织规则”。
没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现在,哪来平等尊严、自主发展的未来?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依然严峻。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冲击着全球治理体系和多边机制;国际竞争摩擦上升、地缘博弈色彩加重,侵蚀着国际社会信任和合作;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不断,恐怖主义仍然猖獗,摧残着不少国家的民众;反全球化的逆流远未消退,仍试图阻遏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
面对人类发展在十字路口何去何从的抉择,各国应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积极做行动派、不做观望者,共同努力把人类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不仅是中国念兹在兹的主张,更是中国奉之行之的道路。
“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面临很多内部和外部挑战。但中国人民和他们的领导人已经找到了通向‘对岸’的道路。”英国剑桥大学中国问题专家彼得·诺兰这么看中国。
我们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是一条承载着中国人民深沉厚重精神追求和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道路,更是一条超越狭隘利益格局,闪射人类理想之光的道路,必将“把光流注入未来的暮霭之中”。
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是思想的前瞻,行动的担当。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贡献世界。中国坚信,人类的命运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各国的利益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度融合,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面对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中国将继续同各方携手努力,倡导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共商破解之道。
阻断未来通路的,是思维的惯性,自利的格局。美方在经贸磋商中频频言而无信、无中生有,更有甚者,一些人捏造或臆想“红色恐慌”“文明冲突”“新冷战”“中国挑战国际秩序”,鼓吹遏制中国、永保霸权。凡此种种,正是抱守冷战思维、霸权心态的惯性使然。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沿着零和博弈的死路走下去,可能让美国一些人并不光彩地获得一些短期局部利益,却会阻断美国与中国乃至世界的合作共赢之路。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谁都无法阻挡。主张“和合共生”“协和万邦”的中国,将始终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担当,同国际社会一道,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将郑重承诺转化为具体行动,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人类未来。(来源:光明日报;作者:关铭闻)